牛羊肉产业趋势分析:市场潜力大 生产成本高

发布日期:2023-02-09 20:08:37 作者:超级管理员 点击:179

  牛羊肉消费扩大,市场潜力大
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。中国牛羊肉产业发展将迎来大“牛市”,成为与会大佬们的共识。

  据内蒙古某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佳荣分析,羊肉的消费需求已经由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变为全国消费,由季节性消费变为全年消费。余佳荣预测,全国羊肉消费将不断增长,家庭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80万吨。

  内蒙古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录认为,国际市场上牛羊肉消费在整个肉类消费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,参照产量较大的国家人均消费比例分析,中国的羊肉市场需求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“随着火锅餐饮的推广,甚至原来没有消费习惯的南方地区,羊肉消费量也在逐渐增加。”许录说。

  生产成本高,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

  牛羊肉价格高企是行业内外一直关注的焦点。相关资料显示,从2000年到2013年,十多年间,羊肉的终端售价由13元/斤上涨到66元/斤,牛肉的终端价格由13元/斤上涨到63元/斤。

  余佳荣认为,成本高是一大影响因素。以羊肉行业为例,由放养到舍养模式的改变、运输成本的提高、人力成本和饲养成本的提高,造成养殖成本提高,进而造成羊肉终端价格不断上涨。

  养殖成本提高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养牛养羊的积极性,又导致我国羊肉产量增长缓慢。

  许录称,2012年,我国羊肉产量401万吨;2013年,我国规模以上畜禽屠宰及加工企业有3693家,其中牲畜屠宰加工企业1325家,但是2013年羊肉产量仅为408万吨,较2012年仅增加了7万吨。

  “从2004年到2013年,羊肉年度产量增长非常缓慢,供需更加失衡。”许录说。

  品种制约生产力,牛羊肉产业化水平低

  据了解,国内绵羊品种33个,山羊品种46个,种养质量参差不齐是羊源存栏缓慢甚至减少的重要因素。

  内蒙古力农集团董事长吴长江反映,近60年以来,国家和企业虽然在引入国外优良品种、开展杂交改良、培育新品种、选育提高地方良种方面,做了大量工作,但时至今日,中国羊产业的良种化程度依然不高,总体良种化程度不到40%。

未标题-2.jpg

  吴长江认为,品种优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生产力水平低、产业经济效益差,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。如内蒙古地区培育出的新品种“巴美肉羊”和“昭乌达羊”,在综合性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  发达国家牛羊肉市场,行业第一名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一般为15%-40%,而中国前20名的牛羊肉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合计不足10%,这一数据说明,中国牛羊肉行业产业集中度低,产业化提升有着巨大的空间。

  在余佳荣看来,中国肉羊产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,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少,质量参差不齐,加工企业大群体、小规模,产品科技含量低,精深加工水平低。

  国家扶持政策力度不够

  2013年9月,国家发改委公布了《2013-2020年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》,中央预算内投资17亿元来促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建设和良种场建设。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提出要“扶持牛羊肉生产”,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肉羊产业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。

 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,2013年,该区提出了“8337”发展思路,将内蒙古打造成全国“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”。内蒙古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明确提出了打造肉羊“三个五工程”,标志着内蒙古肉羊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。

  但吴长江认为政策力度还不够。以羊肉行业为例,新中国成立以来,尽管国家在羊的投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但是从横向来看,无论是政策倾斜、经费投入还是规范发展、市场引导方面,羊肉行业都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,严重制约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包括新品种的引进、本土品种改良、新型生产技术的推广、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等。

  与国外差距大,国内牛羊肉将遇“进口”挑战

  与会的新西兰使馆商务及投资参赞金世理介绍,新西兰有12500名牛羊业农场主,25000人受聘于肉制品加工行业,是新西兰制造业的最大雇主。他介绍说,1980年,新西兰每个肉厂工人为出口贡献23吨,2013年这个数字增长了88%,达到43吨,而且产品多为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。现在,每个肉厂工人平均每天加工130只羊,而1980年这个数字仅为55只。

  2013年,中国进口牛肉31.4万吨,是2012年进口量的3.79倍,羊肉进口量为25.32万吨。金世理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4年新西兰牛羊肉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比重中,中国占39%,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红肉价格也在逐渐增高,这对于新西兰来说,有着很大的吸引力。

  这让内蒙古草原兴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鹏十分担忧,他说:“中国羊肉产品市场必将出现挤出效应,国内牛羊肉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将受到挑战。”